2023年照樣在幾個老地方遊山水。山不會動,雲和水則不停的在變化,人也是。
新曆年總是從冬天開始,到冬天結束,只是年紀愈大,日子好像過的愈快。
一日復一日,一週復一週,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一年就這麼過去了。
春天追櫻,夏天玩水,秋天賞楓,冬天觀霧,好像變成了習慣,轉眼又是一輪。
不過俗話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或許這代表過得還不錯?
不知不覺的過去總比度日如年來的好?(第一次縮時攝影,沒腳架、撐不久,失敗)
其實只有人類才有這些煩惱,因為大自然就是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三月中的溪流水位降到低點,兩條支流幾乎乾涸,原本在水下的石頭重見天日。
春天的山經常雲霧瀰漫,大自然也慢慢從冬眠中甦醒。
大地經過水汽滋潤,植物鮮嫩欲滴。
大霧襲來,這片柳杉林像極了條碼。
山徑旁常見的冷清草,經過露水的滋潤,這才叫做綠油油。
每次看到阿里山五味子的花都覺得好精美。
近來流行"里山"一詞,源自日本,意指由聚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等混和而成的地景。
里山倡議的願景是: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而台灣也有許多美好的里山。
隔壁村整理了一條古道,想不到在村落後方竟藏著如此美妙的小徑。
熱心的阿伯還用柴刀利落的把芒草變成一隻拂塵,送我用來揮掉路上可能的蜘蛛網。
五月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又可以準備玩水了。
年初參觀一個老照片展,溪水依舊,多了大橋、堤防、快速道路、高樓,沒人會走路過橋了。
無奈之前常去的溪邊動起了引水工程,風景和生態整個變了樣。
幸好上帝為你關一扇門,就會為你開一扇窗。在更上游的地方,找到我的新歡。
近年來這裡變成了淨水廠的取水口,每年秋天稻子收成後,就有怪手將砂石來個乾坤大挪移。
用砂石堆成簡單的水壩,製造出一個暫時穩定的湖泊,直到颱風後被洪水沖毀。
原本會流入農田水圳的溪水,在休耕期會被抽往自來水廠,以因應枯水期的水荒。
其實本來不會缺水的,只因上游的水優先給園區了,下游的人只能喝髒水加工而成的自來水。
幸好中游的這裡水質還算乾淨,只要不是大雨過後,溪水都比水庫的水還清澈。
不過我還是很擔心那隻食蟹獴,不知道牠有沒有找到新的棲身之處。
暫時將鏡頭移到山上,初夏的植物充滿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森林中有著濃烈的色彩,野生的杜鵑在高處綻放。
前兩年瀑布只剩涓涓細流,今年還沒到颱風季節水量就如此豐沛,不會限水了。
今年疫情終於解封,或許大家有更多出遊的選擇,感覺爬山的人變少了。
但那可能是我的抽樣徧差,因為我現在習慣早起,趁人潮未湧入時享受山中的悠靜。
再回到平地,六月的荷花已開滿整個池塘,再過幾年,可能就泥沙淤積變草原了。
慶幸自己不是住在都市叢林,很容易就可以擁有廣闊的天地。
天氣熱,就比較少爬山了,因為不是高海拔的山,一定會汗流浹背。
幸好有幾座山是有洗手間或水源的,可以好好的清理一下再下山。
今年夏天去了阿曼及沙巴,看到了幾幕應該會一輩子難忘的雲、山、水。
八月還是常去溪邊。人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我覺得山是故鄉綠,水是故鄉甜。
這個寬廣的水域水流相對平穏,水質清澈,乃本年度最佳天然游泳池。
夏天的積雲也很有戲劇性,溪邊也是看雲的好地方。
九月午後的積雲,迅速長大,像是天空之城,甚為壯觀。
雲是地球上最大規模又千變萬化的現象,遇到漂亮的雲就像看到極光一樣興奮,但不用受凍。
隨著秋天的到來,陽光不再猛烈,水位也不停下降,露出大片淺灘。
河床再度乾枯,植物冒出頭來,幾乎可以踏著石頭走到對岸。
當然不是每天都是藍天白雲,這種天氣就不會去水邊或深山。
適合去乾淨安全又有涼亭、洗手間,兼俱一點靈性的步道。
十月十日國慶日,迎來今年最奇特的雲,有如飛龍在天。
那天難得一朵朵的白雲不停的從天上飄過,趕緊轉進一片稻田中欣賞。
抬頭仰望,一時頭暈,到底是龍在飛還是雲在飄,還是腳下的土地在動?
低頭是稻浪起伏,有時候真的覺得美景不必遠求,就近悠閒的欣賞大自然便是享受。
能夠遠遊甚至出國當然很好,但不可能常常為之。而且可能花錢花時間,卻遇到塞車塞人。
還不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來得輕鬆自在,不會有礙眼的人事物。
看著積雲在天上不停的滾動,毛邊生成又消失,形態變幻莫測,煩惱也隨之拋向九霄雲外。
世上最美的風景是總是出現在寧靜無人的地方。
隨著東北季風刮起,天氣轉涼又枯水,水面常佈滿皺紋,十一月後就比較少去溪邊了。
那天天空出現奇怪的花紋,高空的風很大吧?
夕陽西下,白鶴也要歸巢了。
在東北季風喘息的空檔,秋冬是最適合上山的季節,森林特別乾淨舒爽。
得知千里步道協會用純手作的方式修復了石峎古道,特來朝聖。
這是三百多公里長的樟之細路中最原始的一小段路,感謝許多人默默守護台灣的里山。
那天是我看過最多鷄屎樹的一天,只是不知如何稱呼這種特殊的藍色?
每隔一陣子來溪邊總會有不同的感受。今年秋天水壩再次堆好,水位再次上漲。
上次獨上鹿山見神木時,看到一座未曾到過的山,便來增添一塊五峰天際線的拼圖。
山爬久了,越來越駕輕就熟,走起來比幾年前往另一頭走的感覺又更好了。
雖屬同個山脈,但地形和林相又不太一樣,第一次來總覺得很新奇。
可惜臨近兩個登山口的露營區及農場已不歡迎山友進出,以後要爬這兩座山就更難了。
十二月中,難得豔陽高照,風平浪靜,水面如鏡又如玻璃。
魚兒悠游其中,不時側身露出魚肚白,就像水中的螢火蟲閃閃發光。
睽違兩年,深秋來度來到這個紅葉溪谷,楓紅依舊醉人。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東坡早已道出人生四季的風情。
今年最後一個週末,依舊去山上走走,想不到還有燦爛的楓紅。
年初砍伐的林地,年底已種下新苗。再過十年廿年,這裡又將恢復不見群山的的參天森林。
還有很多相片不及備載。感謝那些值得回味的雲、山、水,來年也將繼續雲遊山水。
2023年合輯的另一半:鳥獸蟲魚 花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