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疫情已經邁入第三個春天。人與人之間隔了層口罩,但我與山的距離更近了。
本來就喜歡人少的地方,就算去年疫情嚴重時,在荒郊野外還是可以自得其樂。
因為回國要隔離超麻煩,不再規劃出國行程。省下來的精力,可以更關注附近的山林。
經過了繽紛的秋天和雲霧繚繞的冬天,看到草地上盛開的紫花酢醬草,我知道春天又來了。
不管病毒猖獗,世界情勢再亂,四季更迭依舊,何必錯過每一個欣賞花開的機會?
自從十三年前看過武陵農場滿開的櫻花後,對於在台灣追櫻花就沒有太大的興致。
因為現在賞花勝地通常人滿為患,倒不如隨緣見到的無名風景來的悠閒自在。
賞花這種事情也不能強求,花期每年不同,還要放假遇上好天氣,真的需要點好運。
一旦天時地利人和,滿山怒放的花朵就會給人最熱情的回報,覺得不虛此行。(2/26山上人家)
白色秀氣的福爾摩沙櫻也在藍天下開的燦爛。早起的人兒有花看,晚起的人兒看人頭。
雖然沒辦法和國外的櫻花相比,但不用跑太遠就有花可賞,也是一種幸福。
前陣子下了不少雨,幸好花苞沒被打掉太多,等到雨過天晴再來個大爆發。
不看則已,一看上癮,隔兩天前往對面的山頭。一谷之隔,少了人潮,多了閒情。(2/28鬼澤)
前天中午要下山時,上山的車潮已回堵數公里,今日好整以暇的隔岸觀賞春日山景。
之前常在對面山上看雲海,很好奇對岸海上仙山的實際模樣?原來有著大片的竹林。
其實不只有花朵值得欣賞,每一片葉子也都獨一無二,等著您去發掘它的特別。
春天新芽齊發,深深淺淺的綠色點綴了綿延不絶的山頭,還有些濫墾的痕跡。
漫步這裡,好像走進了嵯峨野的竹林小徑但空無一人,比起遊人如織的京都嵐山各有千秋。
前陣子在某老街上,聽到一台古董級的兒童投幣搖搖車唱著首好久沒聽到的兒歌:
"青青的山崗,潺潺的溪流,四季如春,風光明媚,......" 倒是蠻映景的。(3/5斯卡嵐慕)
現在不知道流行什麼樣的兒歌?現代人似乎寫不出那種徜徉山水間的歌曲了。
不過四季如春應該只是個形容,如果世界上只有春天而少了夏秋冬,那有多無聊?
櫻花花期稍縱即逝,不過沒關係,春天萬物充滿生命力,輪番上陣,令人目不暇給。
最近才知道,千元大鈔上除四個小朋友,一對帝雉外,還躲了兩株七葉一支花。 (3/6鎮石)
刺茄除了果實全株帶刺,看來可口,吃了據說會有口乾、聲音嘶啞、頭暈、肌肉抽搐等症狀。
本以為這個山區已經走透透,沒想到亂走一通,柳暗花明又一村,還有我未曾到過的地方。
這座山也一樣,來第八次了,卻是第一次發現這奇特的毬果,查了一下是化香樹。
山就是這麼奇妙,明明來過幾次,每次又覺得有點不一樣,總會有新發現。(3/16北得拉曼)
同樣的山,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身體狀況,就有不同的感受。更何況還有不同的山。
春日蕨類新芽一根根冒出來,好像是探頭探腦的花園鰻,令人忍不住多看幾眼。(3/20上坪)
植物也會勾肩搭背,纏綿悱惻,左擁右抱,勾引第三者。嗯,應該是我自己想太多了。
人煙稀少的小徑,兩邊的植物在春天盡情的伸展,夾道歡迎,甚至形成綠色隧道。
這兩個酸藤種子誤闖芒萁森林動彈不得,但看起來又像在綠色水草中悠游的小魚。
這片中華裡白則像是頭上長了長長觸鬚的怪物,台灣山林的生物多樣性真令人眼花撩亂。
是誰偷咬了剛出爐的小點心? Q寶說這一定不好吃,不然早就吃光光了。 (4/3石壁潭)
老地方,雨後天青,風起雲湧,霧氣瀰漫,再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多端。 (4/4上坪)
本來想看血藤開花的,但今年花況不佳,倒是看到有如彈簧般的藤蔓。
今日天氣大好,趁勢跨越那道擋了好幾次、過了難以回頭的無形門檻,來個15公里的O形路線。
走在不曾踏足過的山徑總是充滿新鮮感,最奇特的風景總是出現在不容易到達的地方。
想不到四月份在山頂可以遠眺雪山的白雪皚皚,又是此行的另一個驚喜。
陡下溼滑的山溝間,忽然瞥見一隻七星瓢蟲。彼此都嚇一跳,牠立刻分泌出黃色汁液。
春天才過了一半,氣溫逐漸攀升,接下來還要到更高更深的山裡去尋找春天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