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對喜歡旅遊的人來說,可能是個最壞的夏天,但對喜愛寧靜的我來說,也許是個難得的機會。
美國已解封,疫苗隨你打。出國沒問題,回台關14天。還是像去年夏天一樣,在台灣玩玩就好。
其實台灣很美的,就是假日人多到有點受不了。那天來到沒有人的小河邊,有那麼點日本的味道。
這次沒有要環島,就找個有山有水的地方來上山下海。夏天就是要玩水,海水和溪水都要。
無奈計劃趕不上變化,忽然間全國風景區全部關閉,出遊變成了罪惡,就是要你哪都去不了。
可是三個月前假就排下去了。有人說出遊不是必要,但對我來說,是身心靈不可或缺的養份。
反正我又不跟團,討厭人多的地方,喜歡空氣流通的自然環境,出遊應該比上班還不容易染疫。
比較可惜的是本來想去的山上清涼戲水秘境看來都禁止進入了,口袋名單已刪到所剩無幾。
以往夏天人滿為患的熱門沙灘,如今一個人影都沒有。沒關係,我看上的是更遠離塵囂的海邊。
各部落的入口已嚴密把關,每個車子到得了的美麗海灣也封得滴水不漏,只好遠遠的望洋興嘆。
疫情限制了我的行動範圍,但不能限制我尋覓能夠自由上山下海、大口呼吸的無人秘境。
登山步道封了,海灘封了,但台灣說小不小,總會有些難以到達或入口不起眼的地方沒被封鎖。
近年這裡假日擠滿了商業團帶來的獨木舟。趁這個時候來才能好好享受這水晶般清澈的海水。
我不想在這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峭壁上跟一群人會車,也很怕欣賞風景時耳邊一直傳來驚聲尖叫。
莫約十年前很喜歡來這邊,後來房子越蓋越多、車越來越塞,就不想來了,如今又重回寧靜。
雖然不能去那些知名景點,因禍得福去了幾個超乎想像的海角樂園,例如這個五彩變質岩海岸。
累了就在海蝕洞裡乘涼,躺在潔淨圓滑的礫石上,看那潮起潮落,出國也不見得如此愜意。
人生短短幾個寒暑,怎麼可以因疫情就停止探索美好的世界?這種陡上陡下的探險就是要趁年輕。
感謝釣友不吝分享,在處處張貼禁止戲水公告,走頭無路的情況下,還有一個清涼溪谷可去。
但也不能太白目。有人就在路口群聚抽煙喝酒。閃遠一點的我再回來就看到警察來開單驅離了。
抺茶山不能去,那就去行前覺得還好的山寨版。路很遠,太陽很大,山很綠,視野還不錯。
不過最開心的是下山的時候和野生的台灣獼猴在光天化日之下互看。人少了,動物就多了。
附近好多水泥工廠,從深山裡不斷的開採石灰岩。堆積如山的雪白的石塊在藍天下甚為耀眼。
微解封後的第一遊,獻給了太魯閣。清晨無車無人,終於可以好好的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在沒有人的九曲洞和燕子口,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好像疫情過後只剩下自己倖存。人都去哪了?
太魯閣的景觀是世界級的。只是受限於地形,過去假日人車擁擠,旅遊起來不是那麼舒暢。
上回來時人聲吵雜,警察忙著指揮交通和取締違規,整個峽谷充滿人氣,少了靈氣。
這次整個峽谷由我包場,車位好找。散步其中,沒有大車威脅,沒有團客喧嘩,整個神清氣爽。
對我而言,大自然的美還是比較適合安安靜靜慢慢的欣賞。感謝當初開路和現在維護的人。
舊地重遊,十八年不見,世界已發生劇變。很欣慰的是:高山依然長青,澗水依舊常藍。
獨自一人徜徉在這個石與水相互輝映的峽谷中,好像走入了世外桃源,忘了疫情的存在。
還去了一些之前沒走過(或是去過忘了)的步道,驚艷連連。只可惜錐麓和白楊仍然關閉中。
也衝了一趟合歡山,車子就輕易的停在登山口對面。半年沒在山上遇到那麼多人了,不太習慣。
中午北峰的光影太僵硬,最精彩的反而是傍晚人潮散去後,在主峰山腰不期而遇的風起雲湧。
或許是看過瑞士的山,再見奇萊主北及中央尖時不若以往感動。反倒是屏風山的霸氣令我佇足。
因為今年五月出了意外,象鼻隧道的入口已經用柵門封鎖。又少了一個好地方,多了一份殘念。
天災人禍不斷,美景消失的速度愈來愈快。有想去的地方就要快,才不會哪天又因各種原因封閉。
感謝蘇花改,讓我可以在舊蘇花公路上閒晃。想起了澳洲的大洋路,這裡的山和海更勝一籌。
美中不足的是餐廳不能內用,到海邊卻吃不到海鮮。但是和難得的清幽比起來,吃就不算什麼了。
其實只要走遠一點,在看不到人車的地方野餐也是別有風味。不要吃給別人看,不要為難警察。
有人說何必那麼麻煩,等解封之後再去玩就好了。可是在台灣旅遊最難的就是避開車潮和人潮。
這次在幾處遇到把車子開上海灘的人,有的還刁車。若非三級警戒可能就大搞車聚殺風景了。
可以想像疫情過去之後的報復性旅遊,一定更加可怕。錯過了這次機會,可能就沒有下一次。
何況世事難料,接下來又是烟花颱風又是兩星期的低壓豪雨,就不可能看到如此碧海藍天。
今年的夏天很寧靜。感謝疫情給我一個難得的機會,重遊及發現了幾個台灣最美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