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永遠都在",是常聽到人家勸退的一句話。不要為了登頂而冒著生命危險,下次再來。
其實在長遠的時間軸來看,山大致上一直在那裡,反倒是人類的生命就像竹笙一樣的稍縱即逝。
有時候也不一定。一個天災人禍,大自然就毁了。所以屹立千年的神木才之所以特別珍貴。
個人是覺得有想去爬的山就去吧,誰知道是美景先消失了還是自己的身體先爬不動了?
只是萬萬沒想到會有一天竟然是青山依舊在,是肉眼看不到的的病毒讓人無法自由的上山下海。
五月初疫情剛開始變嚴重時,還可以找到一些冷門路線上山踏青,來回都遇不到一個人。
個人習慣獨來獨往,覺得山上比平地乾淨多了。空氣清新又流通,有水的地方還有負離子呢。
在全聯買個東西遇到的人一定比我在山上遇到的多,人與人之間距離也更近,哪裡比較危險?
可是在五月二十一日以後,通往山上的路也管制了,此行竟然成為封山前的最後一爬。
部落居民為了保護自己家鄉的做法情有可原,要是我也不希望可能帶著傳染病的外人進到我家。
在這稍微知名的山裡就有機會遇到人了。大家都很有默契,遠遠看到人就開始整理服裝儀容。
如今沒戴口罩就好像沒穿衣服,當然在別人面前就要戴好戴滿,以表示尊重及禮貌。
雖然山徑狹小,大家也都會在比較寬的地方讓路,保持著室外一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
相信在疫情期間還會來爬山的人都是真正愛山之人,見面帶著靦腆的微笑,彼此心照不宣。
疫情之下,少了中巴載上來的團體客,二人組占多數。跟平常週末比起來,山上算是清靜。
人少了,鳥就多了。沿途冠羽畫眉,五色鳥和一種不認識的悅耳的鳥叫聲不絶於耳。
海拔一千七百公尺的森林裡,溫度比平地低了十度,在酷熱的夏天分外難得。
但是即便山上涼爽,戴著口罩爬山總是多了一層隔閡,無法大口的暢快呼吸。
而且老實說,大量活動後口罩內層就溼掉了,失去防護力,還是要趁沒人時脫下來透透氣。
過去一年國旅大爆發,山上也人滿為患。如今疫情變得嚴峻,上山的人少了,未嘗不是好事。
就暫時忍耐一下不要進入人家的地盤,讓這山林好好休養生息,改天解封了我再來看您!
五月中旬過後,疫情急速惡化,大部分的人都乖乖待在家了,但我們決定不取消已排定的假期。
之前是不會想要去住那個大飯店的,房價高貴不說,還一房難求,想訂還不一定訂的到。
如果花了大錢還要跟一群人或一堆不受控的小孩擠在一起,那不就花錢受氣,我才不要。
結果這次週末住房大概只有十組客人吧,可以隨時悠閒的享受各項設施,這才值得它的房價。
本來還擔心因疫情的關係,泳池及裸湯同一時間只限五人使用,會不會排不到?
結果不管是早中晚去,都是自己一人包場。獨享半露天的洞天風呂,這才是真正五星級的享受。
豐盛的自助餐,菜色也沒因房客變少而打折。果然是心目中當地最佳飯店,堅持對客人的承諾。
晚間現場音樂演唱也照常舉行,只要做好相關防疫措施,後來也沒聽說誰去了那裡而染疫。
可是隔壁竟然正在興建更大更高調的飯店。唉,幸好已經有過這次非常美好的入住體驗。
不過戶外活動就受限了,所有知名的步道已經拉起封鎖線,但是隱密的小徑依然通幽。
清晨仍舊有老人家在河床上練功,似乎三級警戒的影響還沒擴散到這幽靜的溪谷。
其實這裡也是熱門的溯溪地點,還會有商業團帶人來玩。感謝疫情,讓它恢復原本的寧靜。
也去了附近的湖泊和有點遠的海灣,那時候還沒有封閉,過沒幾天就全部管制,禁止進入。
週六突然一夕之間所有的餐廳都關門了,幸好大飯店還有提供客房餐飲服務,不至於沒飯吃。
之後查看官網,buffet取消了,泳池也關閉。這次三級警戒前夕之旅,也算是難得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