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瑞士之旅在策馬特待了六晚,每天早晚遙望馬特洪峰,但貪心的我還想再靠近一點。
每天看同一座山不會膩嗎?光線不同,角度不同,天氣不同,時時刻刻都有新發現,百看不厭。
就像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五天前↑山峰還覆蓋了一層白雪,五天後 ↓ 己經融化的差不多了。
雪景不等人,如同歲月不饒人,在策馬特的最後一天,我要善用最後機會一親芳澤。
再次坐上往冰川天堂的纜車,只不過這次在黑湖站就下車了。還沒登山,先被黑面羊給吸引。
把握最後上厠所的機會後,正式上路。才開始走沒多久,又被Schwarzsee黑湖所吸引。
在瑞士健行實在快不起來,因為處處有美景讓人分心。例如躲在右邊陰影下↑的羊群。
好了,抬頭看看今天的目標,↑馬特洪峰--當然不是山頂,而是那三角錐體的底部。
之前在策馬特的幾次健行都是坐車到最高點,再輕鬆的往下走,但親臨王者之峰是不許偷懶的。
這次真的有爬山的感覺,不敢大意,特地帶了公寓提供的登山杖,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了登山杖的加持,就算走在雪地上也信心十足,早知道前一天去Märjelensee就該帶上。
這裡出現了白藍白的記號,看來最後一段登頂路線真的不是隨便可以上的。
我想這裡是我和馬特洪峰靠近的最適當距離。再往前走代價不小,而且角度太陡反而不利欣賞。
今天就在這裡野餐吧!看著下方的人前撲後繼,大部分人的目標應該是左下角白色的Hörnli Hut。
最後一哩路是最辛苦的。左下方這位日本女士爬到積雪處便知難而退,邊下山仍不時回頭仰望。
一位來自大陸的年青人問:都走到這裡了,怎麼不上去看看?如果和他一樣年輕,應該就衝了。
現在的我很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我喜歡美麗的風景,喜歡人少可以好好欣賞的風景。
那些人多的地方就給愛湊熱鬧的人去吧,我要走人少的路,看看不一樣的景色。
阿爾卑斯山的美是全面性的,目的地不見得最重要,沿途不經意的發現有時比到達終點來的驚喜。
有沒有走到山頂已經沒什麼關係,保留下來的時間跟體力可以讓我發現更多不同的趣味。
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景點就真的只有某個點好看,其他角度就醜態畢露,上不了鏡頭。
而這附近不但景點有看頭,步道沿線遠觀有山景,低頭有野花綿羊,交織成整體美好的畫面。
下山的心情是輕鬆的。對面正是五天前健行的其中一段:Gornergrat Hotel到Riffelalp Resort。
原本計畫在Hotel Schwarzsee飽餐一頓,沒帶太多糧食,想不到飯店竟沒開,只好望山止饑。
雖然肚子有點空虛,但一輩子可能就只來這一次,豈能半途坐纜車下山?就繼續走下去吧!
下午要走的路線是Matterhorn Trail。繞著馬特洪峰的東北方山腰而行,山的形狀也逐漸改變。
這時候如果有台腳踏車來騎該有多好。一路上人煙稀少,但旅人們相遇都會打招呼。
很奇妙的,在荒郊野外遇到的人都會親切問好,在人潮洶湧的熱門景點,人與人之間反而較冷漠。
很多山谷的山腰有一條線,以下寸草不生,那就是以前冰河所在的高度,當年景色應該更加壯觀。
慢慢的,走進了森林和草原,橫看成嶺側成峰,馬特洪峰的側面就沒有正面那麼帥氣了。
走著走著,忽然出現一大群牛。原來是牧童吆喝著將牛群從山谷趕回森林。
旅行就如人生,什麼時候會遇到什麼人和事都是機緣。如果我去了Hörnli Hut,或許就看不到牛。
沒有去Hörnli Hut,反而看到牛群叮叮噹噹從自己身旁經過,讓這段旅程更加值得回味。
之後到了一個水庫,直走會接到四天前走過的Furi,今天在這裡經過壩頂到對岸,換另條路下山。
因為事先有做過功課,這裡有個可愛的小村落Zmatt。看路標時不要搞錯,Zmatt≠Zermatt。
很安靜的村落,只看到兩個人在喝下午茶,偶爾一輛登山車在崎嶇不平的路上疾駛而過。
野花,草原,松樹,雪山,老屋,小徑,就這樣從馬特洪峰山腰走回了策馬特。
下山時候還早,陪Q寶玩zipline,這也是我第一次玩。靠著安全的工具飛來飛去。
愈玩愈順手,挑戰到中階等級,Q寶還有驚無險的在國旗下方失足差點爬不起來。
回到公寓大快朵頤一番,看窗外漸漸金黃,忍不住誘惑去半山腰看個夜景。
遇到了三個熱情的阿曼人,他們說瑞士的山是過譽了,接著秀出手機中他們剛去過的多洛米堤。
我說我懂,因為我也去過。多洛米堤的山更特別,而且瑞士物價太貴,遊客實在太多了。
但是馬特洪峰例外,值得我在策馬特待六個晚上好好的欣賞,因為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