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年又要過去了。接續前三年的慣例,發一篇今年還沒曝光的漏網鏡頭。
今年由北得拉曼之冰雪奇緣揭開序幕,歷經寧靜的夏天、繽紛的秋天,也算是沒有白過了。
雖然年中疫情加劇,但四季的交替依舊,大自然的美景仍然照著節氣輪番上陣。
年初由於乾旱,植物開花特別賣力,大度山路邊的洋紅風鈴木大爆發,異常氣候激發生命潛力。
在關子嶺的水火同源旁遇到到結實累累的臘腸樹,個人倒覺得像是吊在樹上的巨大花生或地瓜。
在烏山台灣彌猴保護區見識到原來野生動物和人類也是可以和平共處。愛牠就不要餵牠。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建築有特色,只是一顆雞蛋花關在黃色中庭中有點孤單。
冬日難得沒有霧霾,到傍晚還有陽光,剛好有空去散步,捕捉到乾淨溫暖的光影。
白雪紛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春風一吹,柳絮如白雪紛飛,只是不冰冷,也不融您手。
商業大樓改建的青年旅館頗具巧思,在視野絶佳的公共空間裡看見不一樣的台中。
春天最珍貴的水果是桑葚,產期短,嬌嫩易受傷,好比是熱帶的藍莓。做成果醬最是香甜。
大葉桃花心木的種子自帶翅膀,侄子教我可以把它拋向天空,它會像竹蜻蜓般的旋轉降落。
之前一直有個疑惑,在平地偶爾看到這些像是特大號蒲公英種子的降落傘是從哪裡飛來的?
直到今年在山上看到了酸藤的果實,終於真相大白,從前看過它掉滿地的花,也是很精美的呢。
之前在國外看過類似的花朵,查了一下,醉魚草,原產地是在中國呢,英文叫butterfly bush。
在尋常經過的路上,天上突然出現一隻白色大鷺,展翅高飛,趕緊拿起手機留下驚鴻一瞥。
往常沒特別注意,今年窗外的印度紫檀突然盛開,查了一下,花期很短,人稱「一日黃金雨」。
疫情期間發現了一種懶人荷包蛋煮法,先煎後悶,不用翻面,蛋白蛋黃看來特別鮮嫩可口。
偶遇老婦現剝剛採收上來的有機蓮子,原來好的新鮮蓮子可以直接生吃,味道清甜不會苦呢。
就是這片盛開的蓮田,剛好有一群鴨子列隊經過,可惜我的手機力猶未逮。
梅雨季節,平時不知躲在哪裡的蕈菇一顆顆冒出頭來,半天後變成小饅頭,隔天變成小雨傘。
桂花耳也不甘寂寞的探出黃澄澄的身子,據說味甘、性平,可是要採集多少才夠塞牙縫啊?
一大清早好天氣,一隻翠綠的螽斯趴在擋風玻璃上照鏡子曬太陽伸懶腰,一臉呆萌。
印象中百香果的花顏色清淡,想不到現在的品種如此花枝招展,果實會不會更加有滋味呢?
除了西瓜、芒果,夏天最愛的水果就是荔枝了,新鮮的荔枝得來不易,先拍照留念再品嚐。
今年夏天上山下海有點瘋狂,除了海角樂園外,就屬這裡最令人難忘。
很慶幸自己住在天寛地闊的鄉下地方,常常可以看到完整的天空,不論是藍天白雲或月升日落。
也很高興自己對於自然觀察特別敏銳,一個小小的新發現就可以開心好一陣子。
今年雨水豐沛,菇菇的產季好像特別長,神出鬼没,不時給人驚喜。
這個則像是精心製作的小點心,令人想採來吃吃看。
當然,有的人造藝術品也是很有趣啦,例如這個 <<See>> (Hervé Tullet)。
好不容易久旱逢甘霖,颱風過後衝去看水庫滿出來的樣子,暫時不用擔心限水了。
您吃過連體嬰的香蕉嗎?
這年代遛狗不稀奇,遛鵝才特別。後來在同個地方還看到有人遛蘇卡達象龜,邊吹口琴給牠聽。
風箏節卻欠東風,只有巨型蜈蚣風箏飛高高,不知道飛機上的人看得到嗎?
初秋的天空最乾淨,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在河邊撿到一顆破了一角露出蛋黃的茶葉蛋,這是今年看到最神奇的石頭了。
向晚時分,人潮散去,飽食一頓後剛好雨後陽光露臉,漫步在清新無人的花園中,身心滿足。
故宮鎮院三寶,十年再相見,這次有了數位科技輔助,和Q寶看得特別仔細,神遊畫中。
雖然畫面沒拍到的地方還是一堆礙眼的建築物,但這一大片稻田在現今的台灣已屬難得。
在溪螺大橋旁遇見詭異的果實高掛枝頭,查了一下是蠟燭木,大自然真是無奇不有啊!
躺在地上看著瞬息萬變的雲,有那麼一刻覺得自己正在飛機上俯瞰腳下飄過的的朵朵白雲。
在山上發現一個農家自採自售的攤位,各種柑橘新鮮美味,吃過就不想在一般水果店買了。
第一次吃到心型葡萄,它會不會也是一個連體嬰呢?
老地方,好天氣,剛好有空,除了流水聲和偶爾的鳥叫,安安靜靜,舒舒服服,只是近黃昏。
今年的木星特別的閃亮,在天上待得特別久,感謝它和金星,陪伴我每個晴朗的上半夜。
年年秋冬遇到山芙蓉,直到今年我才知道粉紅色的不是待開的花苞,而是即將凋謝的。
來到熟悉的地方,景致和心境和往年有點不同。管他塵世間的紛紛擾擾,敬這莫不靜好的歲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