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能有幾個盛夏? 怎麼可以因為小小的病毒就把自己困住? 所以,夏威夷,我來了。
兩年半不見,大白天,桃園機場冷冷清清,報到櫃枱小貓兩三隻,海關空空蕩蕩。
燈照亮,冷氣照開,只是等嘸人。工作人員比旅客多,很多商店餐廳也關門了。
第一次坐到這麼空的飛機,類包機?好浪費啊。搭台鐵或國道客運染疫的機會應該比較大吧?
離開了紛擾的地面,穿過了厚厚的雲層,三萬英呎的高空依然是晴空萬里。
韓國仁川轉機,據說女厠有專門的化妝區。上機前還要接受模擬美國海關的英語對話測驗!
到了檀香山,過了海關,繼續轉往國內線。機頭的旗幟是夏威夷的洲旗,後來幾天常看到。
往大島的飛機上就幸運看見檀香山的全景,緩緩沿著海岸,從港口到鑽石頭山一覽無遺。
恐龍灣和"可可頭"也從空中先睹為快。檀香山可蓋房子的地方蓋好蓋滿倒是和台灣很像。
經過摩洛凱島上空時,驚見一道彩虹在窗外,難怪人家說夏威夷是彩虹之島。
連車牌上都有彩虹。每次看到路上不管皮卡或是大卡車屁股都有可愛的彩虹就不禁想笑。
此次依序造訪了夏威夷島(大島)、可愛島和歐胡島。第一印象不夠鮮明的茂宜島就對不起了。
大島最特別的就是有活火山,很多熔岩流過的痕跡,連沙灘都是黑色的,充滿原始粗獷之美。
為了離火山近些,住在東邊的Hilo,幾乎每天都下雨,總算讓我們等到半天晴天。
在不同的觀景台看這個巨大的活火山口,感覺上像是放大壓扁的小油坑,可惜不能靠近。
這個老火山口就可以下去走走。地上滿是岩漿流動後凝固的痕跡,感覺很新奇。
熔岩管,生成的原因看了解說還是很難想像,但逛起來令人想起鵝鑾鼻的非非洞。
印象深刻反而是洞外茂密的蕨類。佩服一位佝僂的老太太,拄杖在崎嶇濕滑的步道走完全程。
幸運的在太陽下山前停到所剩不多的車位,朝著離火山噴發最近的觀察點前進。
想不到現場早己人山人海、水洩不通、萬頭鑽動。這是大島遊客密度最高的地方吧?
剛開始覺有點弱,隨著夜幕降臨,紅光越來越明顯,現場也為之瘋狂,紛紛拿起手機膜拜。
雖然錯過了2018年的大爆發,但是從望遠鏡中看到火紅的岩漿噴濺而出的畫面還是相當震撼。
受不了東岸每天下雨,索性繞了半個島來到西岸。經過昨天去過的火山,先到南岸瞧瞧。
長路漫漫,蜿蜒起伏,到了黃昏才到達國家歷史公園,管理員都下班了,大島還真是大呀。
從前國王的地盤果然不凡,岸上就可看見水中成群的黃色熱帶魚,也看到此行的第一隻海龜。
本來還想說去哪裡找這種可愛的馬達加斯加金粉守宮,結果是在公厠外的垃圾箱遇到。
這邊的沙灘混合了黑色的火山岩屑及白色珊瑚和貝殼的碎片,令人目眩神迷。
來到渡假勝地Kona住一晚,隔天早上醒來眼晴為之一亮。來大島第四天,終於看見碧海藍天。
太平洋的海水好藍,夏威夷的天空好乾淨,椰子樹好正,逛了一圈覺得還是窗外的景緻最美。
海邊也有山羊,同為火山島,南島語系,有著特別的風土文化,令人想起蘭嶼。
只待一晚當然不夠,但這次來大島最重要的目標是火山。在海邊吃完午餐該往山區出發了。
其實和Kona的緣份未盡,兩週後為了回台灣,到這個被大片熔岩包圍、半露天的機場轉機。
回程走橫貫高速公路,離開椰林海岸,沿途又是另一番天寬地闊,可惜不能隨便停車照相。
繞上Mauna Kea的半山腰來個健行,雲海 、 夕陽 、 火山口 、 夜觀銀河,一次大滿足。
登上一座小山丘,映入眼簾的是超乎想像的景象,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這麼完整的火山口,
再看看四周,雲海之上,360度的風景在眼前展開。遠方雲海之下,Hilo可能還是陰雨天吧。
對面的Mauna Loa,雄霸一方,但坡度相當平緩,看不出來海拔高達4169公尺。
看完夕陽,先撤回停車場,補充能量,穿上所有的衣物,等待接下來上場的星空秀。
入夜後氣溫驟降,滿天星斗讓人忘卻寒冷。算來距上次在西澳看到銀河竟已過了三年半。
在大島的最後一個傍晚,難得好天氣,經過了波浪般起伏的小路,來到了被岩漿阻斷的盡頭。
在這個天涯海角,多氣孔的火山岩塊正漸漸風化成小石頭和砂子,全新的黑沙灘正在形成。
大島是活生生包羅萬象的地理教室,這次只選了其中幾堂課,有些還因為下雨偷懶蹺課。
或許不是那麼平易近人,但確有其獨門工夫,值得漂洋過海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