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來吳哥窟只能逛古蹟? 吳哥窟有茂密的森林,還可以騎腳踏車、看猴子及長臂猿。
行前看了許多遊記,百分之九十的篇幅都在介紹古蹟,剩下百分之十是描寫吃與住。
看來看去絶大部分的相片就是拍石頭(古蹟),差別在取景的角度、天氣的好壞及女主角的穿搭。
可是如果只看古蹟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我不要我的旅行只是複製並優化別人的行程。
喜歡大自然的我很想利用腳踏車來探索吳哥窟,網路上有幾篇分享,但也只是走一般的路線。
後來在當地網站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行程(跟團每人$40),雖然寫得不太清楚,但讓我如獲至寶。
到達暹粒的第二天早上,早餐後問到飯店就有出租登山車,雖然貴了點,但可以馬上出發。
先騎去售票處買了七日票,之後抄小路去吳哥窟,驚見當地居民拴在門口的寵物是隻小猴子!
戴著口罩離開塵土飛揚的破舊環境,接上景區的林蔭大道,來到我在吳哥參觀的第一座廟。
爬到上面,抬頭發現原來這寺廟的頂端是空心的,可以仰望天空,只是下雨天不就會溼掉?
再往前就是環繞吳哥城的護城河,橋上遊人如織,倒數第二天經過這裡看到夕陽倒影也不錯。
接下來經過車水馬龍的南大門,99.9%的遊客都直驅巴戎寺,只有我向左轉上城牆。
想不到用來堆城牆的石塊那麼大,從前有大象幫忙,現在只能靠人力又推又拉。
城牆竟如此厚實,上面有寬廣的步道,樹林形成綠色隧道,可以輕鬆的騎車兜風。
此次租到的是捷安特的登山車,雖然有點舊,還是第一次騎到這麼高檔有前後碟刹的車。
吳哥城的西南隅,遠離塵囂的角落。眼前無限綠意,天地安靜間,剛好有一小龍舟悄悄划過。
下到河邊,原來這裡有個小碼頭,可供遊客上下船,剛才那艘船想必是由此出航。
偶爾遇到幾組西方遊客,他們都是由地陪帶路,匆匆的來,也匆匆的走,就只有我捨不得離開。
吳哥城的西門,相較於鋪上柏油的其他三條主幹道,原始的黃土路更加自然。
回到城牆上一路向北,北邊的護城河快要乾涸,幾個小孩不知道在玩些什麼?
到了北大門,不知不覺中已接近中午,中小學生騎車回家,我也該往南回去了。
中午時分,旅行團都去吃飯了,如果不怕熱,不嫌光線生硬,據說中午來大小吳哥人較少。
其實年青背包客真要省錢和自由的話,租腳踏車遊大小圏是可行的,這樣一圏約三十公里平坦路。
看到很多西方遊客騎淑女車就來了,中午景區也有餐廳可吃飯休息,傍晚天涼人少再騎回去。
大小吳哥周圍有腳踏車專用道,只是灰塵多了點。腳踏車上鎖,安全帽掛車上,好像也沒人會偷。
我是中午回去休息。這是手工折過的荷花。柬埔寨人超愛荷花,迎賓送的是荷花,拜拜也會用。
三天後的早上,又忍不住來趟單車之旅,拿到的是同一台車,已經駕輕就熟。
這次由東側走小圏逆時針之旅。首先吸引我的是一座小學。和龍坡邦的小學好像,門口都有小販。
看一眼皇家浴池後,到對面的班蒂喀黛走走。無關知名度,清晨第一座參觀的廟總是特別有靈氣。
廟前的這棵樹,有點像穗花棋盤腳,只是從沒看過這麼高大的,好像掛滿了精美的吊飾。
之前拜訪塔布龍寺時人潮洶湧,今日捲土重來,看人會不會少一點。
人是有少一點,可是招牌景點還是摩肩擦踵,人聲鼎沸,感覺靈氣全失,不如另尋密境。
遠離主要道路,林中小路的沙土厚到騎車會打滑。幸好沒有其他大車經過,否則必定灰頭土臉。
堅持是有代價的,竟然在廟前看到保育類的長臂猿。離人類那麼近,連當地查票人員都說難得。
他們在好幾層高的樹上追逐,速度飛快,我在下面偶爾還要閃避被扯下的枝葉,真是刺激。
吳哥窟的寺廟看了幾天之後覺得有點審美疲勞,逛了一會兒覺得外面的長臂猿更吸引人。
查了一下,這應該是白手長臂猿,黑色的為成年雄猿。和另外兩隻淺咖啡色的應是一家人。
他們的塊頭大但身手敏捷,動作大但又輕巧乾淨俐落,林間飛盪之順暢,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整個樹林就是他們的遊樂場,忽高忽低,忽遠忽近,我們幾個人就一直抬頭追著他們的身影。
又好像武林高手在林間比劃,招式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給。
他們一直玩個不停,看了真過癮。來一段視頻瞧瞧,雖然畫質不佳,這可是動物園裡看不到的。
回程在馬路邊遇到了一個猴子家族,立刻停車察看。說停就停,這就是騎腳踏車的好處。
如果是坐嘟嘟車,咻一下還來不及看清楚就過去了,就算看到了也不太能隨便停車。
可惜失焦了,這隻馬來猴尾巴好長,髮型好可愛。
不過要小心,為了保護妻小,太靠近的話,兇猛的公猴會怒髮衝冠齜牙裂嘴的朝你暴衝。
當場就看到一位穿高跟鞋的西方女子太過靠近被攻擊,她嚇到往馬路踉蹌跌倒,幸好當時沒車。
看過長臂猿的特技表演之後,忽然覺得猴子的動作有點遲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地上慢慢走。
吳哥城主要景點人滿為患,但只要稍微彎入黃土小路,就是大片的森林,而且人跡罕至。
來到吳哥城最偏僻的一個城門。至此,已騎車集滿吳哥城南西北東及勝利門共五門。
再去巴戎寺看一遍細膩而生動有趣的浮雕,意猶未盡的結束我在吳哥的單車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