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好友的帶領之下,在北插天山看到滿山金黃的北國秋天風情,算一算竟然十五年過去了。
不是不想再訪,而是要看到美麗的山毛欅可不簡單,它只生長在北台灣海拔1700公尺左右的山頭。
光要到達登山口的交通就不容易,爬上山更是吃力,翻山越嶺來回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燦爛奪目的時間很短,約只有十一月初的一個禮拜,太早去還沒變色,太晚去葉子就掉光了。
而且冬北季風降臨的時候也容易刮風下雨,要放假日剛好晴天又沒空污霾害實在可遇不可求。
近年國旅大爆發,北插已實施總量管制,太平山那邊也車輛管制,要看到火紅的山毛欅更加困難。
早有耳聞新竹和桃園交界的內鳥嘴山也有山毛欅,2020/11/01老天爺賞個大晴天,那就出發吧!
想不到這裡變得這麼熱門,七點半到登山口就剩沒幾個停車位,從來沒在山上看到那麼多人。
幸好隨著高度的上升,人群慢慢的自動拉開距離,否則還真不習慣來到山上還要塞車排隊借過。
經過了近兩個半小時、七百公尺陡上的煎熬,終於爬到最後的稜線,看到了枝繁葉茂的山毛欅。
雖然不若之前在北插天山看到的壯觀,很多葉子還沒變色,但眾人已為之瘋狂,開始拍個不停。
能夠生長在如此險惡的環境必有它們厲害的地方,看這些張牙舞爪的枝幹,有如群魔亂舞。
縫隙間可看到北橫拉拉山的方向,一山還比一山高,峰峰相連到天邊,不過這不是今天的焦點。
越接近山頂,葉子變得越金黃。黃澄澄的葉子配上萬里無雲的藍天,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上次跟三角點合照應該是在九年前的馬拉邦山,這個牌子做的別緻,忍不拉Q寶來排隊合照一張。
或許晚一週有更多葉子會變色,但也可能更多葉子掉光,寫這篇時我已知道晚一個禮拜天氣很差。
陽光和煦,清風送爽。能在最美的時候遇見你,我是如此幸運。上山的辛苦都一掃而空。
個人喜歡自助旅行,爬山也習慣單槍匹馬。行前做好準備,等待天時地利人和,說走就走。
平地缺水,稜線上還有兩處泥沼。休息時聽到有人說他之前每次來這裡都下雨,這次乾脆穿雨鞋。
這種中級山如果天氣不好就懶得來了,我可不想腳下泥濘溼滑,上到山頂卻白茫茫一片。
這種來一趟不容易的山就是要賞景啊,同樣的樹和葉,如果少了藍天和陽光就顯得淒涼蕭瑟了。
一群長輩在野餐,泡麵貢丸湯燒餅四種水果加點心,可能看我們吃的簡單,熱情的請我們儘量吃。
個人上山只帶簡單的乾糧,實在不想把力氣花在背東西。吃飽喝足,不捨的揮別山頂的山毛欅王。
走沒多久又流連於另一棵名星樹,謝謝一位帶狐狸犬上山的好心人士為我們留下合照。
下山較輕鬆,但仍不可大意。剛才那隻狗不敢跳下陡坡,主人抱著走沒幾步就滑個屁股著地。
爬這種山的樂趣除了多變的林相與豐富的生態,還可考驗全身感官及肢體能否協調並靈活的移動。
難得下午天氣還這麼好,繞道去看看台灣海拔最低的北得拉曼神木群。
路邊幾棵巨木,粗壯的樹根牢牢的固定在斜坡上。沒被山老鼠盜伐,已是奇蹟。
今天山裡挺熱鬧的,大部分看來是平輩或長輩,年輕人反而是少數,國中生只有Q寶。
想想女兒還蠻乖巧的,青少年了還願意早起陪爸爸從事這種她覺得又累又無聊的活動。
不過她的運氣也很好,我前兩次來,神木的頂端都籠罩在雲霧之中。
經過不知多少次上下坡,終於來到最後一個上坡,回首迴音谷,只見樹海不見神木與來時路。
第一次爬這麼久的山,一直問還有多遠?最後是靠哄騙和幾顆酸甜的話梅支撐前進的動力。
年輕真好,口中喊累,步伐依然輕快,穿著底快磨平的布鞋也沒差,隔天絲毫沒有鐵腿的現象。
好美的一片森林,走到最後有一點捨不得那麼快下山,將腳步放慢,希望在山裡多待一會。
手機顯示這次在山上待了七個小時,走了9.5公里,內鳥嘴山毛櫸+北得拉曼神木親子之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