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布魯克·雪德絲因為主演了電影"藍色珊瑚礁"(The blue lagoon)而紅極一時.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被稱作藍色珊瑚礁,決定去斐濟後,發現那裡也有一個.
那裡正是當年電影拍攝的場景之一,而且就在我們住的島的對面.
每天和它遙遙相望,當然要找個時間來一探究竟.
本想包船到另一個網路上海景更驚人的島上健行,但飯店的人說我們的山上就看的到.
於是隔天早上活動板上就出現了hiking和blue lagoon.結果hiking又只有我一個人包場.
雖然以我的標凖來說,這風景雜亂又沒有型,但這就是這個島樸實的真面目.
上午遠眺還不夠,下午就搭船造訪.
因為這裡可以餵魚,魚的數量很多,但種類略顯單調.
水面下搶食的情況激烈,無視於我這外人的存在.
水面上也好不到哪裡去,浮潛的人多到像在下水餃,還有陸客盛妝包船來到此一遊.
相信1991年的重回藍色珊瑚礁和2012年的新藍色珊瑚礁也不會在這裡拍片了.
幸好我們就住在對面,不用急著回去.
玩水累了,就坐看人來人往,潮來潮去.
也可以看當地的小孩玩大船.這可是他們以後生活的工具呀.
還可以看當地人(亦或渡假村裡遊客?)的晚餐.
說真的,要是沒有那麼多遊客的話,這片海灣客觀上是比我們住的那邊平直的海灘美.
可惜最美的地方往往最先被人破壤.有什麼想去的地方就快去吧.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地方什時候會被天災或人禍給摧毀.
相信1980年拍"藍色珊瑚礁"時,這裡的海底世界一定更美吧.
傍晚時分人潮散去,一切歸於平靜,終於可以獨享美麗的沙灘.
回程時,船長到那島上大型的渡假村買了土司.明天的早餐是?
夕陽餘暉中,穿越淺淺的藍色珊瑚礁,我們又回到了Tavewa島.
附近還有個十分著名的Sawa-I-Lau Caves,但我選擇繼續在我們人煙稀少的島探索.
又來到到這個島的最南端.有種想游到對岸的衝動.
這次下水看到的又不太一樣,被一大群彩色的魚嚇了一跳.
這裡沒人餵魚,但卻有更多色彩繽紛的魚.還看到了軟絲群.
雖然在其他地方看過更壯觀的魚群,但這樣的場景已令人驚喜.
原來最美的藍色珊瑚礁不是在對面的島上,而是在自己家門前.
離岸邊不遠處就有小丑魚的家.
巨大的珊瑚礁間,群魚亂舞的情況也是一絶.
這些小魚是今天最搶眼的主角.
還有更小隻的藍色小精靈.
數大便是美.
最後一天,風雲變色,就像我們離別時的心情.
厲害的是連陰天都能這麼美.
陽光暫時露臉,前天去的藍色珊瑚礁看起來竟如此的近.
再見了 椰林樹影, 水清沙白.
那天的風浪特別大,脖子上的花圈在往水上飛機場的路上已快要解體.
要搭Turtle Airways得先到turtle island.
剛踏上碼頭有震撼了一下.因為海景很美,風浪很大.
感覺上是個高檔的私人島嶼.島上許多斐濟保姆帶著白人小孩.
有點像加了些山丘的馬爾地夫.
來這裡的遊客都是搭飛機來的.整個飯店的軟硬體也都高了幾個檔次.
連小艇都有配色,而不是常見的白色船身+黑色YAMAHA引擎.左邊還有水上桌椅?
不過奢華海灘飯店全世界多的是,小島小飯店的日子反而比較難得.
第一次坐飛機還要戴上耳罩,好像長了米老鼠耳朵.
從天上看藍色珊瑚礁又是驚人的風景.
最好的時刻是早上,下午會逆光,但還是很美.
沿途美景不斷,令人感嘆造物主的神奇.
慢慢的接近本島,海水的顏色也不再湛藍,令人有點傷感.
感覺上跟台灣的海岸一樣的髒.
下飛機時竟沒有碼頭,要涉黑水上岸.呀,我已遠離藍色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