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動物園及小印度之後,這次過境最期待的就是濱海灣( Marina Bay )這一區了.
去新加坡之前以為新加坡很小,去過之後,覺得某些方面來說,很大.(787之美翼)
第一次見到這個大大的 electrochromic window 覺得很神奇.
(機上幻想之新加坡動物園)
機場大,這早就知道了.
城市規畫之大氣,足讓土地大好幾倍的台灣感到汗顏.
人家的就連組屋間的棟距都比台中七期豪宅的棟距大上好幾倍.
人行道又寬又平,行道樹更是高大.
傳統建築保留下來,反而吸引更多的觀光客.
新與舊在這裡巧妙的平衡.
各色人種和宗教也融合在一起.
就連動物園也有做到世界一流的企圖心.
更不用說這片超級大的濱海灣了.
那一天逛完動物園後,先吃了肉骨茶補充體力.
然後沿河邊散步至海灣.
好大一隻水鴨子.
人魚獅周圍遊客實在多的嚇人,無法久留.
沿著濱海步道朝金沙前進,這裡正在凖備新年大會.
愈靠近愈覺得這三棟建築的巨大.最上方像是一艘飛船,上面的人如此渺小.
裡面的空間也是如此奢侈.
還有個溜冰場.不過生意還是周圍的美食街大勝.
飯店也是大的誇張,這要有多強的觀光實力才能吸引人家來做如此大手筆的投資?
想不到面積這樣小的國家專門做超大建設.
來到這裡頓時覺的鏡頭不夠廣角.
而且脖子會酸.
平時沒運動的人腳也會酸.因為這花園真的非常大,走了很久還逛不完.
如果再加上參觀那兩座大溫室,去兒童花園玩,上天空步道及餐廳,那可待上一天.
繞了大半圈,找個好地方來看燈光秀.
後來有點後悔,因為我的背後遠方出現了百萬夜景.
相較於聲光刺激的燈光秀,我應該會更喜歡在海邊靜靜欣賞magic hour的城市夜景.
不過旅行就是這樣,你不可能同時去兩個地方,也不能保證另一個選擇會更好.
回程不幸在巨大的shopping mall裡迷了路,錯過了水舞秀.
只好自我安慰自己不太適合那種虛幻不實的聲光效果.
隔天走了色彩繽紛的小印度及馬來區,趁去機場前再來一次濱海區.
這兩天的活動範圍除了動物園之外,都在這張地圖上.
今天直上飛船甲板.
這邊雖然不能淩空游泳,但藍天白雲下乘風鳥瞰的感覺亦是暢快.
很幸運的遇到好天氣,而且沒有霾害.
近360度的視野,昨天走過的路線一覽無遺.覺得自己真的很渺小.
本來肖想的Ritz-Carlton果真佔據海灣最佳景觀位置.但我還是偏好馬來區的Fu.
這次過境新加坡不到48小時的時間,但最想看的動物園及小印度皆已完成.
再加上二度逛了濱海灣,看了日景和夜景,也算夠本了.
若問會不會專程再來新加坡,嗯..........我還是比較偏好自然景觀啦.
摩天大樓再怎麼大,人造花園再怎麼廣,和大自然之鬼斧神工還是天差地遠.
人造的浮華世界終將只是曇花一現.
金錢買得到的只是短暫的快樂.
台灣的自然景觀及古蹟大勝新加坡,可惜我們不懂得珍惜,生活美學更是差遠了.
到了再度前往機場的時刻了.
還有時間,衝著世界最好玩機場的名號,坐接泊車3個航廈都去玩了一下.
但機場終究不是遊樂場,不shopping只玩機場,其實有點失望.
在全世界的洪流中,不進則退.十年前搭新加坡航空,十年後搭新加坡的廉價航空.
金色夕陽中,結束充實的47小時新加坡過境之旅,朝下一個目的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