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的湖濱散記,寫出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種種心得;
我的湖濱散記,沒那麼多想法,只是記錄這些年在湖邊看到的景色.
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實在是很幸福的事.
這裡雖不如瓦爾登湖般的廣大原始,但在台灣已屬難能可貴.
一直覺得台灣本來就有好山好水,只是被自己給破壞了.
要找一個沒有礙眼人工物的畫面竟是如此困難.
這裡雖無法避免一些雜物入鏡,但至少提供了寛廣的視野.
有時候覺得台灣就是太擁擠了,若能有天寛地闊的環境,心胸或許會寛大些.
這裡春天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四月底可見遠山一片片撮搓的白色油桐花開.
夏天有大片的荷花,美不勝收.
又不像某些知名賞荷景點般人擠人.
雖不是天然湖泊,但環境好,久而久之水鳥也來長住.
連翠鳥也來參一腳.
秋天則有大片的白茅.
但台灣的特色就是"好景不常",池溏乾枯後則是這番景像.
原本湖邊有個蝴蝶樂園,卻被認真的割草人員不分澤蘭/雜草一併去除,消失無蹤.
四月也可看到螢火蟲在草原上閃爍,只是路燈越設越多越亮,照出來變成白天.
秋高氣爽時,風光明媚,眼前一些建築物可以暫時視而不見.
山雨欲來時,低沉鬱悶,這些房子怎會如此雜亂無章,擁擠不堪.
這個畫面讓我懷念起 Alpe di Siusi 的高山草原,雖然扁平了點.
而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情景,讓我想起了愛德華王子島.只是房子醜多了.
這裡雖不若國王湖般山高水深,但容易到逹多了.
這裡地勢開闊,也是看雲的好地方.
只可惜有很多電塔,環顧四週大大小小二十幾根,很難不入鏡.看久竟也習慣了.
其中一根原本是喜鵲的家,後來變成八哥的公寓,鳩佔鵲巢, 晨昏時吱喳不休.
寫這篇文章時才發現,從沒在這裡看過日出!趕緊來照幾張.
頭一次來,雖然沒有火燒雲的加持,但和幾位重裝備的同好見證了美好的清晨.
之後就發現真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晨間的空氣最清新,散步拍照兩相宜.
這樣寧淨的清晨,說真的,令人心曠神怡的效果更勝旺季時人山人海的 露易絲湖 .
後方的媽媽們似乎已對清晨的美景習以為常,繼續跳舞聊天.
前方的小黃與小黑照樣追逐戲水,只有我很高興早起真好.
由於早起不易,下班太晚,要在湖邊看到壯麗的彩霞機會應遠小於自家頂樓.
但清晨往往風力最小,空氣最乾淨,最有機會看到"天空之鏡".
看夕陽則因醜陋的建築而略遜一籌.但還算差強人意.
運氣好時,則可看到美麗的彩霞.
若天時地利人和,也可看到完美的彩虹.
愈是詭異多變的天氣,愈是會有機會看見不同的景色.
沒機會去日本看"逆富士",就來這看迷你變形版的.
若您想專程來看一下,那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照片是會騙人的.
在這裡散步好幾年,大部分的日子根本不會想要帶相機出門.
少了光線的加持,大多時候景觀就是平淡無奇.
在台灣要拍風景可要想盡辦法不讓礙眼的東西進入畫面,不過通常還是無法避免.
要是沒有那些突兀的電塔和建築(包括半山腰的大廟),又會是怎樣的景觀?
另外大半時候空氣品質不佳,鄉下地方又習慣露天燃燒廢棄物.看起來就霧霧的.
出國旅行時好像比較容易拍出明信片般的風景照.
因為國外空氣清新,遊客密度低,又沒有太多殺風景的建築物.
近來假日湖邊經常腳架一字排開,甚至有攝影團包車前來,拍得不亦樂乎.
不管景色如何,自己拍的開心最重要.
自認為看到美景,那就是美景了.
因為我們不可能常常到各地名勝古蹟旅遊.
就算去了,如果天公不作美,那可能更加惋歎.
不如在自家附近,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點,經常去走走,那還比較實在.
春夏秋冬,陰晴風雨,各有各的美.最難得的是有閒.
同一個地方去個幾百次就知道今天值不值得帶相機出門了.
若不巧沒帶,那也不用太遺憾.美景不會重現,但看見美景的幸福感會留存心中.
拜科技進步所賜,現在的手機照相功能已大幅提升,讓沒帶相機的遺憾大幅減少.
手機的照相品質早已超越2009年買的LX3.不說的話已看不太出哪幾張是手機拍的.
在明暗細節上和現役相機RX100有差,但除非在大螢幕上看,否則已難分軒輊.
但是反差大的場景手機就遜掉了.但現在已慢慢的隨遇而安.
何況拍的到比拍的好來的重要.先求有再求好.
最重要的不是相機有多好,而是有沒有發現身邊美好的景色.
美好的時光稍縱即逝,手機已足以留下當時的感動.
又一張手機幫忙留下的畫面.
難得遇到滿天彩霞,手機還是力有未逮.
那天的晚霞讓那天在湖邊的人都驚嘆連連.
最怕是明明知道今天會出大景,但還是要上班,那就只能望窗興嘆了.
不過也因為美景難得,也就分外珍惜.
但願這個水泥叢林中的綠洲能好景長在,生生不息.
2016-11初版